他是四野歼敌最多的军长, 曾为伟人解决了一桩心头大事, 享年77岁

发布日期:2024-08-11 12:17    点击次数:84

毛岸英同志牺牲之后,他的妻子刘思齐痛不欲生、终日以泪洗面,整个人的精神状态愈发萎靡、低沉,毛主席见状很是心疼,于是便派人去劝慰、开导刘思齐,最终帮助她走出了这段人生的低谷期,慢慢回归正常生活。

到了50年代中期,刘思齐眼看着已经要“奔三”了,毛主席觉得她应该追求更好的生活,没必要继续为毛岸英“守节”,于是便打算给他物色一个合适的对象,让她另结良缘。刘震将军得知此事后,主动请缨为刘思齐“牵红线”,经过一段时间的筛选和观察,他将目光放在了一位名叫杨茂之的空军干部身上。

杨茂之是我国第一批空军飞行员,曾经在苏联留过学,1953年,他跟随空四军入朝作战,与联合国军的空军展开了激烈对抗,期间立下了不少战功,多次受到上级首长的嘉奖和表彰。除此之外,他的性格开朗,品行也十分优良,几乎挑不出半点矛盾,是个值得托付的好男人。

毛主席对杨茂之也非常欣赏,于是便将他介绍给刘思齐认识,可刘思齐对他毫无感觉,甚至有些排斥,一直故意躲着他,拒绝和他接触。但杨茂之并未因此放弃,他一再向刘思齐示好,无微不至的关心、照顾刘,最终成功打动了对方,两人于1962年正式步入婚姻的殿堂,结为秦晋之好。毛主席为此非常高兴,在两人结婚当天,他亲自派人送去一份祝词和几样礼品,以示祝福、庆贺。另外,毛主席还特意感谢了刘震,称他为自己解决了一桩心头大事。

刘震是湖北人,生于一个赤贫的雇农家庭,早年受尽了欺凌和委屈,过着食不果腹的艰难生活。1930年,年仅十五岁的他受共产主义感召,开始参加革命,次年,他被编入红军游击队,正式开启戎马生涯,往后他历任红军特务连指导员、团政委,先后参加了反“六路围攻”、黄麻战役等关键战事,立功无数。

抗战时,刘将军被编入八路军一一五师担任团政委,曾亲自开辟了鲁西南革命根据地,点燃了皖鲁边界的抗日烽火,激发了当地群众的抗日热情。1940年,他率部南下支援苏北的新四军,“皖南事变”爆发后,他升任新四军第三师第10旅旅长,同时兼任淮海军区司令员、政委。

1945年,抗战进入到反攻阶段,刘震趁此机会率部四处出击,在三个月时间里接连拔掉了日伪军十余座碉堡,累积歼敌四百余人,缴获长短枪支三百余支,子弹及其他军用品无数,创造了辉煌的战果。日本宣布投降后,淮阴的日军竟拒绝向新四军缴械,一再负隅顽抗,简直是执迷不悟!

此举令刘震勃然大怒,他在请示了新四军军部后,直接出兵包围了淮阴城,用武力逼迫日军投降,彰显了中国军人的威风和气概。解放战争爆发后,他跟随黄克诚将军北上支援东北解放军,1947年,东野建立后,林帅钦点他出任第二纵队司令员,同年下旬,他参加了三次江南战役,配合友军蚕食掉了数万国民党军精锐,1948年,他又率部解放了锦州和沈阳,累积歼敌三万余,立下了头等功。

1949年,刘震升任十三兵团副司令,在著名的衡宝战役中,他指挥三十八、三十九、四十军由湘西向西推进,一路连克多座战略要地,全歼了大名鼎鼎的桂军“钢七军”,逼得“小诸葛”白崇禧仓皇逃离广西,前往香港躲避解放军的追击。

建国后,刘震被调到空军部队任职,他曾一度担任东北军区空军司令,全权指挥新中国空军参与抗美援朝战争,掩护地面部队与联合国军作战,守卫“三八线”。1955年,他因功被授予上将军衔,兼任空军学院院长、政委,1977年,他转往新疆任职,军政大权一把抓,主管西陲的建设与发展,1980年,他又被召回北京,在军科院任副院长。

80年代中期,刘将军自知年事已高,精力大不如以前,无法再继续承担沉重的一线工作,遂主动辞去军政要职,退居二线。1988年,他彻底离休,晚年他将主要精力放在学术研究上,曾接连撰写了一系列军事理论研究论文,其中有几篇精品还被国防大学收录进参考教材,1992年,这位征战了大半辈子的优秀将领走到了人生的终点,时年七十七岁。